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节傲岸两布衣论战说邦大秦帝国 (第3/4页)
36;而有其名者也!” “无名无实者何种人?”有人迫不及待追问。 “无其名而又无实其者,当今秦王是也。”顿弱悠然一笑。 “秦法森严,顿子休得胡言!”有人陡然⾼声指斥。 “此乃秦国,休得累及我等!”台下一片呼应。 “诸位小觑秦国也!”个一⾝着褪⾊布袍的瘦削士子霍然站起“天下论战,涉政方见真章。秦法虽密,不嵌人口。秦政虽严,不杀无辜。何惧之有也?” “说得好!咸阳有这争鸣堂,便是明证!”呼应者显然秦人口音。 “然则,顿子据何而说秦王无名无实?”布袍士子肃然⾼声。 “強国富民而有虎狼之议,千里养⺟而负不孝之名。岂非无名无实哉?” “我再加一则:铁腕护法而有暴政之声。”布袍士子⾼声补充。 “好!破六国偏见,还秦王本⾊!”台下的秦人口音辣火辣一片。 “论战偏题!我另有问!”一蓝袍士子显然不満。 “⾜下但说。” “顿子说名家关乎大道,敢问⽩马非马之类于天下兴亡何⼲?” “正是!名家狡辩,不关实务!”台下立即一片呼应。 “我出一同义之题,⾜下或可辩出名家真味。”顿弱镇静自若。 “说!” “六国非国。”顿弱古铜⾊脸庞掠过一丝诡秘的笑。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,有人惊呼一声:“此人鬼才!此题大有玄奥!” “顿弱,此论不能成立!” “是也是也,论题不能成立!”台下一片喧嚷。 “岂有此理!诸位不解,如何便是不能成立?”方才瘦削的布袍士子又霍然站起,一指台上道“此题意蕴显而易见,⾜下休做惊人之论!” “噢?愿闻⾼见。”顿弱一拱手。 “好!破他论题!”台下士子们异口同声,显然要促成这两人论战。 “国,命形之词也。六,命数之词也。形、数之词不相关,国即国,六即六。确而言之,不能说六国是国,只能说六国非国。是故,六国非国也。”瘦削士子口齿极是利落。 “六国非国,能与天下无关?”顿弱又是诡秘一笑。 “此等命题,徒乱天下而已!”布袍士子冷冷一句。 “何以见得?”顿弱紧追不舍。 “若作谶语,或作童谣,宁非邦交利器哉!” “如此说来,名家之学堪为纵横家言?” “惜乎邦交之道,不藉雕虫小技耳!” “⾜下之见,邦交大道者何?” “夫邦交者,鼓雄辩之辞,破坚壁之国,动天下之心也!” “动天下之心者何?” “明大势以改向背,说利害以溃敌国,宣大政以安庶民。” “三方根基安在?” “大势之根在人心,人心之根在大势。人心动,万物动。” “人心动于何方?” “天下人心,纷纭求一,此动向也!” “人心非心,何可一之?” “人心不可一,天下之心独可一。” “何也?” “天下之心,皆具人形,是故可一。” “一于何?” “一于人也。” “人者何?” “古今圣王也!” 顿弱一阵大笑:“论战旬⽇,始见真才!愿闻⾜下⾼名上姓。” “在下大梁贾姚。”布袍士子慨然拱手。 “稷下顿弱!彩——” “大梁贾姚!彩——” 台下士子们在两人连番对答中屏神静气,一时不能咀嚼其中意味,此刻回过神来大为敬服,不噤一阵哄然喝彩。依照论战传统,是这认可了两人的才具,⽇后便是流传天下的口碑了。大厅纷纭议论之时,个一⾝材伟岸的着翻⽑⽪袍者走过来肃然一拱手:“我家主东欲邀两位先生聚酒一饮,敢请屈尊赐教。”顿弱傲然一笑:“你家主东何许人也?只会教家老话说么?”翻⽑⽪袍者谦恭一笑:“方才未报家门,先生见谅。我家主东乃北地郡胡商乌氏倮后裔,冬来南下咸阳,得遇中原才俊,心生渴慕求教之心,故有此请。”顿弱目光连连闪烁:“胡商多本⾊,饮酒倒是快事一桩也!是只你家主东人未到此,如何便将我等作才俊待之?”旁边贾姚不噤一笑:“顿子不愧名家,掐得好细!”翻⽑⽪袍者一拱手谦和地笑道:“该当该当。我家主人古道热肠,方才论战听得痴迷一般。便依着胡风先去备酒了,吩咐在下恭请先生。”顿弱不噤哈哈大笑:“未请客先备酒,未尝闻也!”贾姚朗然笑道:“胡风本⾊可人,在下也正欲与兄台一饮,不妨一事罢了。”顿弱慨然道:“游秦得遇贾兄,生平快事也!但依你说,走!”说罢拉起姚贾大步便走,对翻⽑⽪袍者看也不看。 翻⽑⽪袍者连忙快步抢前道:“先生随我来,庭院有车迎候!” 片刻之后,一辆宽大的驷马垂帘篷车驶出了尚商坊。 马蹄沓沓车声辚辚,这辆罕见的大型篷车穿行在石板大道,透过茫茫雪雾街边灯火一片片流云般掠过,马车平稳得觉察不出任何颠簸。顿弱不噤揶揄笑道:“一介商贾有如此车马,乌氏商社宁比王侯哉!”贾姚⾼声附和道:“如此驷马⾼车生平仅见,商旅富贵,布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