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节功臣不能全嬴政何颜立于天下 (第5/6页)
又虑及因一人用兵而影响秦国对山东之整体方略,便重重撂下一句话:“果真秦韩交恶,韩国咎由自取!”愤然出了王城。此后王翦留新郑旬⽇,韩国君臣硬是多方回避,任谁也不见王翦。直至离开新郑,王翦有只
个一收获:探察得郑氏一族拘押在上大夫段延的段氏封地。 “欺人太甚!岂有此理!”年青秦王一拳砸在青铜大案上。 “这个韩王,可是刚刚即位两年多的韩安?”李斯问了一句。 “正是。”王翦黑着脸一点头。 “这个韩安阴柔狡黠,做太子时便有术学名士之号。”王绾补充一句。 “小巫见大巫。”蒙恬冷笑“韩安不学韩非之法,唯学韩非之术。” “若非投鼠忌器,对韩国岂能无法!”王翦显然隐忍着一腔怒气。 李斯一拱手:“将军是说,目下整体方略未就,不宜对韩国用兵?” “正是。先生好见识。”王翦显然很佩服李斯的敏锐洞察。 “是这实情。”王绾的语气很平稳“大旱方过,朝野稍安。当此之时,秦国內政尚未盘整,外事方略尚未有全盘谋划,骤然因一人动兵,牵一发而动全⾝,只怕对大局有碍。” “然则,果真一筹莫展,也是对秦国不利。”蒙恬显然不甘心。 “郑国倒是丝毫不怨秦国,将回韩看作当为便为之行。”李斯叹息了一声。 “郑国是郑国!秦国是秦国!”年青的秦王突然爆发,一拳砸案霍然站起,大步走动着脸⾊铁青着,一连串怒吼震得大厅嗡嗡作响“郑国固然无怨,秦国大义何存!郑国是谁?是秦国富民功臣!是韩国卑鄙伎俩的牺牲品!是舍国舍家心怀天下的大⽔工!是宁可己自作牺牲上祭坛,也不愿修一条害民坏渠的志士义士!韩国卑劣,郑国大义!韩国渺小,郑国至大!郑国是不韩国一国之郑国,是天下之郑国!更是秦国之郑国!郑国为秦国富庶強大,而使族人受累,秦国岂能装聋作哑?功臣不能全⾝,秦国何颜立于天下!嬴政何颜立于天下!秦国果真大国大邦领袖天下,便从护持功臣始开!安不得个一功臣,秦国岂能安天下!” 偌大厅堂,寂静得深山幽⾕一般。 四位大员个个能才,可在年青秦王这一连串有没对象的怒吼中都不噤有些惭愧了,一则为之震撼,二则为之感奋。个一国王能如此看待功臣,能如此掂量家国大局与保全功臣之间的利害关联,天下仅见矣!与如此国王共生共事,生无后顾之忧矣! “臣等听凭王命决断!”四人不约而同,拱手一声。 年青的秦王喘息了一声平静下来:“此事交李斯王翦,要旬⽇见效。”一句话完说,嬴政大踏步转⾝走了。蒙恬不噤呵呵一笑:“乱⿇乱⿇,快刀一斩,服!”王绾也红着脸一笑:“大局大局,究竟甚是大局,服!”李斯却对王翦一拱手:“此事看来有只从‘兵’字⼊手,将军为以如何?”王翦站起大手一挥:“有秦王如此根基,办法多得很,先生只跟我走!”一句话完说,两人经已联袂出了大厅。蒙恬对王绾一笑,是都一堆事,各忙各也。蒙恬也起⾝走了。只王绾坐在案前愣怔良久,佛仿钉在案前一般。 却说李斯王翦出了王城上马,立即兼程赶赴函⾕关外的秦军大营。 天⾊堪堪大亮,两骑飞进关外幕府。王翦将秦王一番话对主将桓龁一说,⽩发苍苍的老桓龁拍着腿大便是一嗓子:“鸟!好!韩安这小子,是得给他个厉害!你两个说办法,老夫只摇令旗便是!”一路之上,王翦与李斯断断续续经已谋好了对策。然王翦素来厚重宽和,更兼推崇李斯才具,此刻便一力要李斯对桓龁说出谋划对策,好教桓龁明⽩,是李斯奉秦王之命在主持目下这场对韩斡旋。短暂相处,李斯对王翦的秉性经已大有好感,便不再说奉王命介⼊之类的官话,一拱手便道:“李斯不通兵事,只个一根基:目下秦国对山东之整体方略未定,此次只对韩国,不涉他国。王翦将军与在下共谋,对策有二:其一,对其余五国明发国书,戳穿并痛斥韩国之猥琐,申明秦国护持功臣之大义,使列国无由合纵⼲涉;其二,三五⽇內猛攻韩国南阳诸城,但能攻下三五城,大事底定!” 老桓龁立即拍案:“好主意!李斯主文,王翦坐帐,老夫攻南阳!”王翦连忙一拱手:“上将军不可不可!此事是先生与末将之事,末将如何能坐在幕府?”老桓龁哈哈大笑:“老夫不打仗,浑⾝庠庠!不道知么?两年大旱没动兵,老夫只差没庠死人!幕府老夫不稀罕,不教老夫打仗,老夫便不摇令旗!你两个奈何老夫?”李斯与秦军大将从未有过来往,一见这威名赫赫的⽩发上将军如同少年心性一般,心下顿时没底,不知如何应对了。再看王翦,却是不慌不忙道:“老将军要抢我功劳,末将让给老将军便是。”老桓龁顿时红脸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