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卖货郎驭女记_第29章一天不得闲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9章一天不得闲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29章 一天不得闲

    平垟村,因为座落在几座大山之间的⾕地,除了村子的东边傍山而建,其他三个方向都是相对开阔,在村子的西边田野之间还有一条河流,河流的两岸是肥沃的农田。由于河流从⾼到底的自然地势,使得两岸的农田引河⽔灌溉倒也十分容易。

    相比那些座落在半山上的村子,不管是每坵稻田的面积还是整片稻田的平缓度,连带着稻田的产量,和耕作的方便上来比较,平垟的稻田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因而,村子才取了一个充分现其特点的名字…平垟。什么是垟?

    但凡去过浙南山区的人都知道,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之意也。它基本出现在地名里,比如坑地垟,比如上垟,还有相对应的下垟等等。取名带垟字的,它旁边肯定有成片的地势平缓的田地。

    记得小时候听老一辈的人说过,说你要是想吃番薯丝,那就嫁到山上去,要是喜吃米饭,那就嫁到山下人家去。这话听似简单,却包含着很多简朴的道理。平垟因为田地多灌溉方便,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余粮。

    这在现在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,在三四十年前可是不多见的,所以平垟在远近几十里非常地出名,很多外村的姑都非常乐意嫁到该村来。灵英就是从外村嫁到平垟来的女人之一。

    个头不⾼,不客气地说还稍显有些矮,圆圆的脸蛋,未说话笑容就先堆了脸,一头披肩的黑发,有时会到镇里去成卷发,显得十分的洋气。

    村里人都喜跟她说话,因为跟她说话,不但可以看到有如鲜盛开的笑容,听她朗的笑声,而且还能看到她颤的一对房。灵英是洪家大儿子林浩的媳

    洪家老爷子据说是地主家的儿子,解放时所有东西都被充了社发下文说还要戴⾼帽游街示众,好在村里人觉得平⽇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,既然田地财产都分给大家了,就适可而止不要游街算了。

    老爷子年轻时是饭来张口,⾐来伸手的少爷,整⽇里游手好闲,沾惹草,却不想娶生子。

    到了二十多岁才由他老⽗亲做主娶了门亲事,新长相一般家境也普通,但是格比较强悍,能镇得住老爷子,⼲活也好,什么耕地,秧,砍柴,扛树啥都会,现在想来当时也许洪老爷子的⽗亲早就看出洪老爷子的不学无术了。

    洪老爷子家被办了地主后,家里穷得揭不开锅,洪老爷子这才放下⾝段去外村一个村小里教孩子读书认字,一个月赚个一石二石米回来,至于他离开后家里怎么安顿,他就不管了。

    灵英嫁过来的时候,洪家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年代,村大队又重新人头分田地了,在村里乡亲的帮助下,洪家还盖了三间砖木混合的瓦房。

    灵英老林浩的上面还有两个,一个在十来岁时就被外村人领走当了童养媳,另一个也在二十来岁时,被⽗⺟亲拿去换了十箩筐的番薯丝。然后比林浩小的还有一个相差两岁的,一个相差四岁的弟弟,还有一个相差十二岁的小弟。

    洪老爷子既不会种地,也不会砍柴,林浩的⺟亲膝盖关节磨损严重又不能⼲重活,一家子的重担便都落在林浩和几个弟弟⾝上。到了林浩二十多岁时,凭着平垟村的好名声,终于娶上了灵英。

    灵英很勤快,除了帮忙⼲地里的农活,把家里也打理得井井有条。村里人都说自从灵英嫁过来后,洪家才算有了真正像家的样子。

    可是有很多事你只能看到它的表象,你如果不⼊地了解本不会知道它原本的样子,我的意思是说灵英原先并不是那么勤快的人。事还得从灵英嫁到洪家开始说起。

    那时候林浩已经是个大龄青年了,娶了灵英后非常⾼兴,刚开始一段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