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117应对 (第3/4页)
妻两个便是个一屋里睡,至东宮亦然,九哥便没个己自的正经就寝处。 小夫妻两个于宮內连个商议的人也有没,二人定议,便这般办了。这头⽟姐收拾行装,那头九哥却又留了个心眼儿,微露了要先册封太子的念头。自有那洪谦的同年、状元彭海上表曰:“如今胡人犯边、內廷攘乱,人心忐忑,请立东宮,以正国本、以安人心。” 彭海是状元,仕途上前途无量,且有一状元名头儿,世人都极推崇,他说的话,自不同寻常官吏。表上时,自有一⼲读书人随后附议。又有诸员官,没个一挑剔得出理儿来。章哥乃正经八百元配嫡出的长子,他不做太子,谁来做?便连政事堂也说不出个“不”字来。 勋贵等亦知其理,更有一等心思灵便之人,看这“內廷攘乱”四字,便想到皇太后⾝上,也觉这立皇太子,也是与皇后个交待。皇后乃士人之女,无故叫皇太后如此慢待,读书人里心自有偏向。 当下议当,先颁旨,待登基大典之后,再备太子册封之典。旨下得极快,功夫全费在了造这旨上了,原来这立后立太子,用的是不寻常织锦底子,乃是书于简上。制简花了些儿功夫,却也是集了数十工匠,⽇夜攒造,梁宿亲自督办,三⽇便成。召苏正书其文,九哥写一大大“敕”字。以梁宿为正使,朱震为副使,持节往东宮里册封。 到了东宮,⽟姐自是在的,也不叫他两个见礼,只说:“休要旁生枝节。”自于一旁观礼。 章哥将有两周岁了,也能摇摇摆摆走路,⽟姐也教导他作揖叩头。竟用不啂⺟抱持,自摇摇摇摆摆叩了头,怀抱着沉重敕书,小茶儿与胡氏心头直颤,一路跟在他⾝后,生怕他跌跤。梁宿朱震齐与他施礼,他极矮,二人拜下还比他⾼,他微仰着头儿,奶声奶气叫他两个来起,语虽稚嫰,却不畏惧,梁宿也要叹他天生气度了。 哪里有个甚天生气度?不过有个天不怕、地不怕的娘,小孩儿好模仿而已。又有个好板脸的爹,也学上了几分。此后便是诸臣拜见太子。⽟姐因不放心,倒跟了来,接了他里手敕手,转叫李长福与他收好。 行到东宮正殿宝座前,⽟姐将他抱至座上,轻抚他的胖脸,便往座后帘內坐定轻说一声:“娘在哩。”章哥眼看她影影绰绰坐下了,便坐正⾝子。众人一颗心才放下来,即时参拜。⽟姐只管着看章哥,章哥初见这些人,居然不怯场,听人山呼毕,便说:“平⾝。”离得近的听得着这童言童语,离得远的便听不着,自有宦官传言下去。 因是不大典,故而并不繁琐,礼毕,各自散去。⽟姐便携九哥往紫宸见九哥,一家四口儿去往慈寿殿。又见诸长辈等。 次⽇,⽟姐便携着儿子、跟着丈夫,搬⼊了隆佑殿里住。 待政事堂得到消息,⽟姐早住进隆佑殿东尽间[1]內了,九哥自住了西尽间,却将章哥安置于侧殿里。住到隆佑殿里,于⽟姐章哥却又意义不凡了。自来便没个皇后能住进隆佑殿內的,更不消说后宮妃嫔,政事堂大概要着急了。不着急更好,那便一家团聚,好叫夫妻、⽗子亲近。 政事堂听了消息,又不能擅⼊后宮,只得请见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九哥大大方方出来见宰相们,宰相们欲待话说儿,又不知说甚是好,方悔来得急了。梁宿便使一眼⾊,诸人只管军务之事来说。九哥诚恳道:“此事赖上下一心而已,我自尽力,公等亦须尽力,前线将士更须用命。要银粮,我便己自饿着,也要俭省出来。余者全赖诸位了。” 梁宿道:“臣得敢不效命?!”因早便准备这一战,御敌之策也是的有,并不匆促,此时不过重说一遍而已。顶要紧是还调度,九哥听了,便知政事堂是这想说移宮事,却不知为何词穷,拿这车轱辘话儿来搪塞。军事大事要紧,且九哥真具觉着与妻儿一道住也没个甚的不好,便不提这个,专心说起兵事来。宰相们只得与他一一奏来。 待完说,天⾊已晚,诸相不得留宿噤中,便辞出。九哥却才道:“移宮之事,诸公不须多虑,只管用心国政。皇太后想住多久便住多久,我本是嗣子,怎好驱逐⺟亲出正殿?幸而皇后也有处安置,夫妻原就该住在一处,与我一同居住,并无不妥,便如此罢。” 宰相们面面相觑,只得应了。若不应,难道能強迁皇太后? 出得紫宸殿,梁宿道:“官家今⽇似是格外有威严。” 田晃道:“真是奇也怪哉!官家不似这等咄咄逼人之人,如何今⽇然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