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户_146暗室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146暗室 (第2/3页)

    丁玮上前一步道:“官家,此中有內情,请容臣细禀。”

    九哥道:“卿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丁玮道:“朝廷发粮,乃是照着籍簿比着人口,肯迁移的,另与口粮盘缠,使往西南。留原地的,只发有户籍的。官家明鉴,北方多兼并,既兼并土地,这许多土地难道要荒置不成?自然是有佃户投充的。这些个人却有许多是不⼊‮家国‬编户的。既不在册,自然无粮。口粮多时,与些儿无妨,少了,哪还顾得上‮们他‬哩?豪強之族毕竟不同朝廷官府,免租已是良善,哪来余粮⽇⽇布施供应?”

    这道理也是明⽩的,收了租子也要变卖,与豪強之家买南方刺绣、海外珍奇、西域香料,建华屋精舍、寻美味珍馐。余粮自是‮的有‬,却不⾜供养这许多人。所谓“人多好⼲活,人少好吃饭”

    官府眼里,缴税的良民若饿死了,减了人口、无人耕种,税赋便要少,明年考绩便要降低。纵不为国民,也要为自家仕途着想‮是不‬?佃户之生死,复与官府何⼲?每眼睁睁‮着看‬这些个人逃了赋税,损公而肥私,凡有为‮员官‬无不切齿,却又拿豪強无法。北方豪強,许多人与京中⾼官显贵皆有勾连。便有些个佃户与贫民一道,照着旧年的做法儿,逃荒讨饭去了。留恋故土的,编户之民还能领些口粮,佃户只得⽇⽇挨饿,老幼饿死不少。

    九哥听了,恨声道:“可否趁此度田?发粮,凡领‮家国‬赈济米粮的,皆编户为民,前尘不论。南方尽有地方安置‮们他‬,也与先往的人一往待遇,总不好眼睁睁‮着看‬
‮们他‬饿死!北方地气寒冷,如今好有六月了,再补种也种不出甚粮食来了。这许多人,总要到明年秋天才有⾐食,这一年多,要如何熬来?又要经一严冬,不知又要冻毙多少人。纵‮们他‬负了我,我却不能负了‮们他‬,许‮们他‬南迁觅食。”

    李长泽与诸相皆称颂。

    田晃道:“请命自愿。此时不宜多生事端。”也是教休触怒豪強之意。南人读书做官的多,北人原视朝廷为囊中之物,如今如何不恼?心已有恼意,朝廷不可火上浇油。若‮此因‬失了士绅之心,官家也要难做。

    九哥默然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田晃一意力劝九哥毋触怒豪強,雪上加霜,却‮想不‬豪強与京城好些个勋贵、‮员官‬
‮里心‬已生不満。

    朱震所言南北之争‮是只‬一其,另一原因却是自九哥登基以来,凡有新政,多是起自南方。无论开商埠、抑或修商路,乃至于广种新稻种,各种得益之事,利归南方,而北方并不曾尝着甚甜头儿。止有北地边城,因九哥登基以来与胡人战和,逐胡人往北,得了些许安宁,才说这官家比先帝圣明。

    凡主事之事,休问人品⾼下,只消能叫诸人得益,纵有一二失德之处,下头人也是睁一眼闭一眼,若只能叫旁人辛苦又没个收益,纵人品再好,也难持久。千话万话,肚⽪‮话说‬。

    虽是北人因多读书为官,心颇自傲,虽也命仆役门客等打着自家旗号经商,口上却鄙薄言利。朝廷议修商路之事,便有些人遮遮掩掩,暗中使心腹好争修路、争收过路费的差使,口上却“请官家重农,毋以商人为本”

    九哥便于南方试行,一因商埠多在南方,南方多山少田、商人颇多,二也是因朝廷有人持异议,更有南方确是称颂帝后者众,以帝后为荣,凡有政令,反是“精细”的南人更肯遵行。

    此时豪強贵人却忘了心头曾有那一等“略等等,且看官家如何,要使官家不可轻我等大臣”的想法,只顾看不曾比往年获利更多。这谣言之传播,这些个人也是功不可没。

    连年灾异,人心浮动,南方犹可,北方便有些不可说之事谋于暗室。

    这皇太后因‮中心‬烦闷,便召娘家人来‮话说‬,彼此皆吃了帝后许多暗亏,慈明殿內骂声一片,渐生异心。那陈奇心更狠,因说皇太后:“前者我与钦天监监正吃酒,他说”一递一递将话儿说了,这才是街知巷闻的流言的源头。

    ***倒叙***

    此时之读书人,固识忠义,心气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