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七章四魔五关赖计工  (第3/7页)
不露呢?抑或真是运气太好,以致我两次三番都没试出他的武功深浅。”    那侍女应声去了,媚秋远远站着,异常留神地监视着谷沧海一切言语举动。    她等了好一会儿,忽见赫氏四魔都跃上擂台,台下除了几个观战之人,便剩下谷沧海孤独的站着:    媚秋嘴角泛起一抹笑容,举步走去,很快就到了台下,挨到谷沧海身边。    这回谷沧海却灵警地向她打量了一眼,随即回头再度注意台上的情势。    媚秋虽是奉命查探谷沧海的底细,但目下站在台边,可就不敢出手,伯他叫嚷起来,惊动了别人。    心念一转,轻轻道:“柯三爷,您老为什么不上台呀?”    谷沧海故意皱皱眉头,不理会她。    媚秋又道:“柯三爷最好别把小婢的话,当作耳边风。”    谷沧海向她一瞪眼,道: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    媚秋道:“所有参加本届盛会之人,渊源来历都有稽考。不然的话,七台主拿什么做根据而选人出战?您说是不也是?”    谷沧海道:“原来如此,但咱决不上台出手,以是之故,姑娘所虑已无关重要了。”    媚秋道:“但柯三爷在第一关时曾经上台露面。”    谷沧海冷笑一声,道:“姑娘举的例错了,你所关心的只是动手过招,并非斗智。咱别无所长,就是脑子灵活一点而已。这等心智的高低,岂能从身世渊源上考查得出来的么?”    媚秋全然无话驳回,不由得膛目以视。    心想:“我也算得是伶牙俐齿之人,哪知此人的口舌更为便给锋利。”    她想了想没有别的法子可以考查他的武功,看来只好威胁一法。    媚秋当下淡淡一笑,向谷沧海道:“柯三爷虽是言之成理,但敝上如不同意,则你们将于第四关开始,遭遇极强的阻力。”    谷沧海边:“贵上哪一位!”    妮秋道:“敝上姓孙名红线,恐怕柯三爷未曾听过。”    谷沧海领首道:“果然是不见经传的人物,不过她既然可以借他人之力,以阻挠咱兄弟们,却又不能等闲视之。”    媚秋微现怒色道:“敝上如若不是格于规定,只怕天下很难找得过得她那一关之人,柯三爷诸位也不能例外。只不知你信也不信?”    谷沧海心中好笑,因为她分明想借个理由,迫自己动手而已。    当下冷冷道:“这话咱听了不妨事,但若是咱大哥二哥他们听了,哼,哼,定要发生想不到的争端,咱奉劝姑娘一句,以后对别人讲话千万要当心一点才好。”    媚秋但觉对方滑溜之极,无处下手,气得掉头便走。    谷沧海分明已占尽上风,却还不肯轻轻放过她。冷冷喝道:“站住。”    媚秋心小人发,刷地转回身子,道:“柯三爷可是想出手教训小婢么?”    谷沧海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    媚秋说了,谷沧海道:“咱打算去见见贵上,她在什么地方?”    媚秋上上下下的瞄他几眼,好像是在鉴赏什么稀世奇珍那般的仔细。    谷沧海也趁机打量她,但见她那张冷艳的脸庞上,偏生长了一双勾魂秋水,射出娇媚的光芒,当下心中喝声彩,忖道:“她的名字起得真好,虽是萧森的秋日,却蕴含销魂媚意。”    自然谷沧海灵活的脑袋中,绝不会只欣赏对方的美色,事实上他早已测想出媚秋因何故这等仔细地注视自己。    他仰天一笑、态度虽是粗豪奔放,但声音却很低。不至于使那些聚集周围,正在观战的人惊动。    媚秋黛用一皱,冷冷道:“柯三爷笑什么?”    谷沧海运:“咱笑你家小姐枉是一代才女,自负至高,但其实见识平庸之极。罢、罢、罢,姑娘带不带咱去见地,都不关重要了。”    媚秋碰上了这个才智绝世的谷沧海,可算是她运气不好:她目下全然不知此是谷沧海先发制人的攻击。    媚秋大怒道:“什么?你敢如此侮辱我家小姐?”    谷沧海容色一肃,炯炯双目中射出使人震慑的光芒,道:“姑娘速速把咱家这几句话转告贵上,但须同时告诉她说,咱要求见她之时,你曾定量过我。”    媚秋被他那股威严之气所慑,竟然发作不出怒气,道:“我为什么要把这些话转禀小姐?”    谷沧海道:“当然其中大有道理,因为你这么一说,她一定亲自来见我,而且最出乎你意料之外的是她一点都不生气,姑娘信不信呢?    媚秋接着说道:“我不知道。”    但她是没有反驳,可见得有几成是信了。    谷沧海道:“姑娘快点去吧,反正咱千山万水的赶到了这三贤庄,总不成会忽然逃跑吧?”    媚秋一听大有道理,迷迷糊糊的转身而去。    谷沧海微微一笑,想道:“那孙红线小姐会来见我那才怪呢!”    赫氏四魔全力闻关,趁那峨嵋派之人刚刚对付完老毒丐古不仁之时出手,果然大占便宜,不甚困难就过了此关。    谷沧海由台下绕过去,与他们会合,直奔第四关。    古不仁和顾月桂回凑过来,商议大计。    谷沧海直着双眼向台上望去,先看这一关的台主,但见左角上太师椅中,坐着一个骨瘦如柴,服饰普通的中年人。    他脚下故着一个木匠盛放工具的木箱,有条带子可以挂在肩上。    木箱内放着许多刀锤钻凿等工具,一望而知此人必是木匠出身,习性不改,到哪儿去都带着他的工具。    在这个瘦鬼似的木匠椅后,也站着二婢二仆。    但两婢之中发现不到像冷春媚秋那等人才。    他的目光转到两仆面上,突然吃了一惊,想道:“幸好我没有大意,这两仆之中,左边排首的一个,相貌俊秀,神光内敛,分明是既聪明而又武功高强之士。像古不仁这等魔头碰上他,恐怕也未能在短短时间之内取胜呢?”    谷沧海的目光迅即移到擂台的右角,这是把关之人占据的地方。    但见当中的太师椅上,一个肤色白晰,眉清目秀的大和尚端坐如山,这个和尚的年纪看来最多是三四旬之间。    这大和尚便是五台山法华寺方丈密云大师,谷沧海知他只是驻颜有术而已,事实上他已是六旬以上之人。    再向两侧板凳上六名僧人望去,竟认出其中一个年方二十余的和尚,便是孙济。其余五僧俱在四旬以上。    谷沧海深知五台的底细,是以一望之下,已晓得该派精英全出。 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