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零二章征兵 (第3/3页)
现老弱残兵的情况,宋军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,说起来兵是不少。可堪用地兵卒却没有几个,难怪会连辽人地残兵败将都打不过,我看这个冗兵地问题便是根本!”杨再兴没有考虑什么义务兵。而是在琢磨徐毅说地这个退役制。 “冗兵当然是宋军现在存在地问题,可我认为问题的根本并不在这个上面,我认为宋军目前之所以毫无战力,起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安逸二字上面!”徐毅接过了杨再兴的话头说道。 “安逸?主公此话何讲?”高旭也被调起了兴致,于是急忙出口问道。 “天下无人不知我们大宋的富庶,而正是这种富足消磨掉了我们宋人骨子中的那种血性,长久以来的安逸生活,让我们宋人已经忘掉了金戈铁马。忘掉了刀枪剑戟,忘掉了这个天下其实靠了是祖辈们用血换来地,就是这个安逸二字,将我们宋人牢牢的栓在了自己的那片小天地中,人们不愿意走出去,更没有人愿意居安思危,就是这个安逸,让我们宋人忘掉了卧榻之侧挥眈眈望着我们的那些恶狼们!安逸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会害死人,安逸惯了的人们早已失去了动物的本性!曾几何时,我们汉人是何等的武功天下。让多少番邦小柄闻之丧胆,我以前一直想不通为何到了我们大宋之后,那些蕞尔小柄就能骑在我们泱泱大国头上任意欺凌了呢?现在我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,就是安逸二字,现在看看大宋上下,就是毁在了这个安逸二字上,从上至下人人都在追求安逸,上至皇帝老子,下到黎民百姓,又有几个人不在彻夜想着安逸呢?所以我说安逸才是我们宋军积弱的根本原因!”徐毅今天明显有点喝多了一点。不知不觉的便扯到了时政上面。 虽然徐毅说地有点像是醉话,可众人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十分有道理,安逸!平时听起来很不错的一个词,却成为了大宋积弱的一个原因。众人不禁有一种被当头棒喝的感觉,现在他们也开始追求安逸了吗?众人不由开始扪心自问了起来。 徐毅接着酒兴于是继续说道:“大家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呢?所以我们不能安逸,我们如果想要在这个世上立足,就不能安逸下去,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的保持着清醒,时时刻刻的用安逸这条皮鞭鞭挞自己,要有一种危机意识,这便是我一直以来马不停蹄的东奔西走的原因。如果我们想要继续做大下去。我们便不能去想什么安逸,安逸这个东西真地会害死人呀!”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。不是徐毅说的话有多高深,而是他说到了大宋的病谤上面,这些人虽然随徐毅做了海贼,可从根上来说他们还都认为自己是宋人,而徐毅今天所说的这个安逸误国地理论,无疑也给他们都敲了一记警钟,别说他们现在还没有到寻求安逸的地步,即便以后他们恐怕也不会轻易去想着安逸了! 说完了这个安逸之后,徐毅他们又说到了征兵的问题上面,这个行文方面徐毅自认不是高旭的对手,所以关于这次征兵的榜文,他交给了高旭来办,这次征召的是伏波军常备步军,而且按照他们之前的商议,淡水和鸡笼寨两处地方还要推行乡兵政策,以此作为他们的后备力量使用,一旦用时,伏波军还有继续大量扩军地能力。 必于征兵方面,他们通过商议之后达成了几个共识,此次征兵他们将在两寨同时进行,征召这里移民中年龄十六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地青壮从军,数量可以根据兵源质量来确定,总之征召数量不超过五千人便是了,对于应征从军者家中土地可免去三年税金,以此来刺激那些家中劳力比较多的家庭,鼓励他们送子从军,原则上他们不征召家中只有独子地从军,也算是考虑的比较周全了。 第二天一早,高旭便写出了征兵榜文,拿给了徐毅观看,整个榜文洋洋洒洒的写了数百字之多,但整体上还算是通俗易懂,基本上将徐毅想要说的都给表述了出来,总之榜文上写的很清楚,就是告诉这些移民,既然到了这里,成为这里的岛民,他们便有义务加入伏波军为伏波军效命,凡是愿意从军者家庭一概免去三年课税,五年期满之后将会获得丰厚的安置费,回到地方安家,徐毅看完之后连连点头称赞高旭的文笔不错,这种文言文他看着就觉得头疼,别说让他动手去写了,好在现在他手下的笔杆子已经不少了,否则单是写榜文就够让他喝一壶了! 斑旭看徐毅审阅过了这张榜文之后,于是立即下去找来了几个文书,令他们照着自己所写的榜文抄写数份,并在两日之内张贴到淡水寨各个村落里面去。 而他们正在忙碌这个事情的时候,淡水寨外面驶入了一支由十几条船组从的船队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