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生指南_第六十七章天子东归7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六十七章天子东归7 (第3/3页)

便率领这些人马去进攻丹阳,来辅佐將军平定天下。”

    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心怀不满,但由

    袁绍占据了九江郡,丹阳太守周 举郡依附袁绍,会 王朗和庐江太守陆康,各守在本郡,袁术认为孙策不一定能將他们击败,于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,并表策为折冲校尉,行殄寇將军。

    袁术算的很明白,孙策回乡,必须从江夏和庐江经过,不可能带着太多人马。

    兴平二年(195)年初,陶谦举州投降张涵。陶谦的部將 融抵 抗战败后,带着大批人马逃过大江。 融军的军纪很不好,攻破丹徒 后,纵兵洗劫。曲阿人心惶惶,孙策适时而动,一呼百应,以父亲旧部和愿意跟随他的宾客为骨干,迅速在曲阿拉起了数千兵马。击溃 融 后,孙策宣布对 融旧部乡曲既往不咎,愿从军者都免除徭赋,旬日间应者云集。孙策既得了人马,又得了钱财,势力迅速壮大起来。

    杀父之仇,不共戴天。孙策没有一天不念着曹cao的名字。但是,他深知自己力量薄弱,尚不足以与曹cao争雄,他没有进攻丹阳郡。反 而,弃了曲阿,引兵南下。

    孙策辗转作战,战无不胜,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攻势,百姓听到孙策將要到达,全都失魂落魄;各地官员弃城出逃,躲到深山之中。及至孙策到来,军队奉有命令,不敢进行掳掠,大军过境秋毫无犯。于是民心大为欢悦,争先用牛rou和美酒去慰劳孙策地军队。孙策相貌英俊。言谈幽默,性格豁达,能接受别人的意见,善于使用人才。因此,无论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,凡是见过他的人,都为他尽心尽力,乐意为他效死。

    孙策的崛起。迅速引起了曹cao的注意。然而,兴平元年的旱蝗大灾,影响很大。曹cao不仅要在两郡筹集粮草养活自己,还要支援大批粮草给袁绍。在当年的粮食未收下来之前,曹cao实无力出兵讨伐孙策。有了这个缓冲时间,孙策整军备武。的势力得以巩固。

    在不长地时间里,孙策就赶走吴郡太守许贡,占据了吴郡全境。并联络了会稽郡太守王朗、庐江郡太守陆康和山贼严白虎等,希望能共同对抗袁绍势力的入侵。当然,各方势力间矛盾重重,联络起来很是困 难。以孙策而言,他对富裕的会稽郡,就颇为觊觎。

    待到收获了粮食,曹cao想要兴兵讨伐孙策的时候,袁绍却来了命 令。召他前去迎接献帝,另派了颜良统兵。颜良可没有將孙策这毛头小子放在眼里。他將首要目标放在了庐江郡。丹阳郡、九江郡和豫州从三面包围了庐江郡,换言之。袁绍的防线拉的很长。占据庐江郡,將会大大改善这一形势。从这一点看,颜良地选择并没有错。

    然而,庐江郡太守陆康非是常人,不仅將庐江治理的很好…这也是颜良先攻庐江的原因之一,而且精通军略。陆康在庐江省徭轻赋,赏罚分明,极有恩信。吏民皆愿意效死。对袁绍的进攻,他早有所准 备。颜良攻到舒县城下。就打不动了。

    大汉国当时对于攻城,没有太好的办法。投石车张涵新‘发明’不久,尚未普及。而外界的仿制品,质量很差…大约能把百十斤的石头投出两百步而已,归坚城的损害不大。舒县城池坚固,粮草充足,又上下一心。在这种情况下,颜良没有一年半载的围困,等城里把粮食吃 扁,全凭人命往上堆,是很难攻克的。技术条件就这样如此,不是颜良无能,换谁都一样。

    顺便说一下,陆康是陆逊地叔祖;周瑜家就住在舒县,孙策也曾在舒县住了好几年。但是,陆康是江东望族,很瞧不起小户出身的暴发户孙策。在孙策前去求见时,不肯亲自见他,只派了个主薄敷衍他,两人心里有点芥蒂。

    闲话少说,书归正传。

    颜良遇到硬骨头,两军相持不下。孙策抓住这个有利战机,马上引军进攻会稽郡。

    会稽郡有山贼严白虎和会稽郡太守王朗两大势力,严白虎胸无大 志,孙策选择先消灭王朗。会稽郡太守王朗亲自率兵守在固陵城。固陵城又名越王城,是位于浙水之滨地军事要塞,非常坚固。孙策连攻数次,也不能攻克。他的叔父孙静就劝说他,从南方二十多里外地查渚渡奖,绕过固陵,直接进攻固陵后面的馀暨和山阴诸县。孙策听从了他的建议,果然取得了大胜。王朗渡海而逃,孙策一路追击到东冶,大破王朗军,王朗被迫投降。

    平定了会稽郡,孙策转过身来,便开始猛攻丹阳郡。孙策不愧小霸王,袁军虽有了准备,却也抵挡不过,从于潜到丹阳,孙策连战连捷所向披靡,丹阳郡太守周 领兵迎战,孙策一战大破之。袁绍吃了这个亏,马上就急了。

    前文曾经说过,为了防范张涵 台的大军,袁绍在九江郡的钟离和寿春屯有重兵。这时候袁绍也顾不得许多,就用在孙策身上了。

    两军在丹阳郡,从秋天一直打到第二年春天,也没能分出来胜败。不过,随着袁绍源源不断的援兵,加之,曹cao也败了回来,孙策慢慢就支撑不住了。毕竟,孙策起兵不久,兵力远不如袁绍,能战成这样,是因为袁绍几面受敌,不能全力以赴。当两军相持不下时,其它方面的差距决定了两军胜败。

    孙策年纪轻轻,门第不高,为江东世家所看不起…陆康便看不起他。而袁绍四世三公,名声可不是损策能比较的。袁绍全力拉拢这些世家望族,又联络会稽严白虎、泾县大帅祖郎等豪强,大肆给他们封官许愿。

    总之,待到献帝下诏地时候,孙策的形势已经很不妙了。张涵一面下诏谴责袁绍,制造舆论;一面派遣使节,前往调节,并动员了 台和山阳地驻军,摆出一幅要大举进攻的架势。这才迫使袁绍放缓了攻势,暂时稳住了局面。

    山雨欲来风满楼,江东的形势是一触即发。张涵的使者便在这个时候,来到了江东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