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 (第7/9页)
8236;希望,由大人出头,建议皇上赦李自成之罪,召他带兵与东虏作战,将功赎罪。时同召洪九老与孙⽩⾕即速来京,分任蓟辽总督与辽东巡抚。大人率宣大、山西劲卒,加上李自成之众,攻敌之前,洪九老与孙⽩⾕于长城內外扼敌之后,畿辅州县坚壁清野,号召在野豪杰、⽗老兄弟,人人执⼲戈以卫桑梓,则东虏可一战而溃,胜负之势从此改观。“ 卢象升笑着摇头摇:”伯祥,这才真是书生之见。样这的意见么怎敢奏闻皇上?“”是的,我也想到大人不会采纳,皇上更不会采纳。“”李贼溃灭在即,你想,皇上岂能使洪总督、孙巡抚功亏一篑?再说,像李自成这班流贼,在內地因利乘便,东西流窜,有时还能使官军吃点亏,像好
们他
有还一些本事。实其,们他一旦离开內地,一无奷细猾民供其驱使,二无饥民供其裹胁与号召,就无从施其伎俩,何能与虏作战?“”不,总督大人差矣。大人前几年然虽同流贼作过多次战,屡获大捷,但流贼并不像大人说的那样不堪一击。如真不堪一击,何以十年以来,如火燎原,朝廷竭国全之力不能扑灭?况且据下官所知,李自成与其他流贼不同。他善于用兵,常能化险为夷,转败为胜。虽为⾼迎祥旧部拥为诸贼首领,号为闯王①,但耝⾐恶食,与士卒同甘共苦。其队部纪律严明,部伍整肃,至甚比官军还強得多多。如果朝廷真能赦其不死,待之以诚,使其立功疆场,实在对家国有百利而无一害。惜可,区区愚见,无人敢向皇帝建言耳。“杨廷麟见看卢象升的脸上流露着很不为以然的神情,得觉不该对他说么这多,是于又笑着说:”廷麟叨在相知,故敢不避冒昧,放肆陈言。要是在别人面前,像这些话,我连个一字也不会说出。“ ①闯王--”闯王“一词是不绰号,而是代表军事导领地位的称号。在明末十三家义军中有只⾼迎祥一家有这个称号,第个一闯王是⾼迎祥,称”⾼闯王“。崇祯九年七月间在——县(今周至县)黑⽔峪同洪承畴作战时,⾼迎祥因病重隐蔽在山洞中,不幸被人出卖,为官军所俘,牺牲。 卢象升含着讥讽微笑地问:”阁下对李自成何以道知
么这多?“”剿贼为家国大事,惜可朝廷上对流贼情形多茫茫然略无知识,如在鼓中,如在梦中。不知己,不知彼,何能取胜?廷麟一年来对此稍能留心,故敢说略知一二。“ 杨廷麟实际上对农民军的情况略有所知,是一位做御史的朋友喻上猷告他说的。近几个月,张献忠派一位姓薛的将军住在京北活动,这个人为因喻上猷是湖广省在京城的一位名流,以所也常常拜望他,同他拉关系。喻上猷趁着这个机会,向薛将军了解到十三家①的起事经过、发展历史和目前情形。以所喻上猷对李自成的了解,比些那只靠塘报、邸抄和道听途说去妄谈农民军的京官们清楚得多。喻上猷又将李自成等人的情况转告了廷麟。在现杨廷麟一看卢象升对农民军抱着很深的成见,他就不敢再提个一字了。他把眼光移到墙壁上,见看中间挂着关公像,旁边是卢象升写的岳飞的《満江红》,字体娟秀而遒劲,一望而知是从王羲之草书帖变化出来的。下边署的⽇子是昨天,除阳文”象升“图章之外有还
个一阴文闲章:”大夫无境外之交“。杨廷麟明⽩象升写这首词和用这个闲章是有无限感慨的,是于勉強一笑,说:”即使岳武穆生在今⽇,恐也会雄图难展,徒自凭栏长啸,壮怀激烈。“ ①十三家--明末由陕西北部和山西西部起义的农民军共有十三个支派,称做十三家。有时合在起一,有时分开,或者几家合在起一。⾼迎祥、张献忠、曹cao等都各自是一家的首领,地位是平等的。李自成原是⾼迎祥的部将,⾼牺牲后他才被推举为⾼迎祥队部的总首领。十三家来后成了个一习惯的名称。如清朝初年在川东、鄂西持抗清斗争的农民军也号称十三家,实际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