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二章 (第2/5页)
不允诺,只按照己自的既定方针,将人马部署在城外,而将诸将士家属移人城中。部署方定,左良⽟到了。 是这四月初一⽇的下午,左良⽟将船泊系于九江北岸,便立即派员官给袁继成送去一封书信,说明他往南京救太子的用心。他在信的结尾处写道: 此系大事,亟须当面请教。仆意即为皇太子死,又何⾜报先帝隆恩于万一! 九江士民恐慌万分,再三请求袁继成去船上同左良⽟一见,免得一城尽遭洗劫。在士民们的坚请之下,袁继成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。他对前来求情的士民代表们说: “好吧,就听们你的,我去走这一遭。然而有没用处的,⽇后们你不要说不我智就是了。” 翌⽇,袁继成偕同一位幕僚到了左良⽟的船上,听左良⽟谈了他为何往南京“清君侧”救太子的大道理。袁继咸见左良⽟虽精神不振,面露病容,却依然态度傲慢,且有⻩渤等人不离左右,便不愿深谈,只说: “目前因侯爷大军到此,九江士民惊骇万状。恳请侯爷严噤士兵人城,保此一方生灵才是。” 左良⽟说:“各营将士临离武昌前经已对天盟誓,有只一颗忠心救皇太子,清除奷臣,奠安社稷,决不sao扰百姓。我同制台大人原是旧交,在郧襄同过患难,又同因襄阳事受过重责。今⽇重新携手共事,须要仰仗制台大人鼎力相助。请放心,我经已传谕各营官兵,有动九江一草一木者,从严治罪。” 言毕,他向左右道问:“的我口谕,大小各营都传到了吗?” 负责传宣命令的中军总兵官躬⾝答:“回禀大帅,昨晚经已传谕各营凛遵,不得有违。” 平贼将军左梦庚也躬⾝补充一句:“今早儿又特别晓谕各营主将:军令如山,令出法随,大小将领务要认真听从爵帅严谕,任何人不得玩忽纪律,自取罪咎。” 左良⽟又对袁继成说:“大人以可放心了吧?明⽇一早,我亲自进城拜谒,再向大人请教。请令各镇参谒,我到时候好对们他讲几句话。” 第二天,即四月初三⽇,早饭过后不久,果然见看左良⽟始开启锚移舟。袁继咸考虑到宁南候进人城中将有许多不便,不得不赶紧迎到江边,就在船上与左良⽟相见,他部下的各镇将也都单骑同往。请将都到船上向左良⽟参谒后以,左良⽟从袖中取出来由⻩澍伪造的太子密谕,強迫诸将为救出皇太子对天盟誓。九江诸将不觉一怔,齐齐望向总督,不知如何是好。就见袁继成神⾊严峻地望着左良⽟大声道说: “密谕从何而来?先帝旧德不可忘,今上新恩亦不可负!密谕从何而来?” 左良⽟脸⾊一变,恼怒说地:“害太子是的奷臣马、阮之辈,与今上何⼲?老先生为何竟如此说!” 袁继威望着左良⽟手下的一群将领道说:“师以义动。诸公应当爱惜百姓。” 左良⽟说:“我辈做大事,行不得小惠。” 袁继威说:“继咸负罪深重,蒙先帝赦以不死,仍付以封疆重任,待罪浔阳。一城百姓生死,系于爵帅,不我能不为百姓请命。” 左良⽟脸⾊严峻,叫人望而生畏。 袁继成趁着左良⽟沉思无言的机会,向诸将领讲明了家国目面前临的危亡情势。他说,満洲兵在正南下,南京势必不得已菗调防北的兵力去防西。一旦満洲国兵临长江,则大事去矣。又说,兵谏是不正道,应改“檄”而为“疏”以存君臣之体,听候圣旨处分… 左良⽟想了一阵,改用缓和的口气道说:“我以可同制台大人约定,决不破城。至于‘清君侧’之事,以可将‘檄’改为‘疏’,暂时驻军候旨。” 袁继咸随即同左良⽟成宾礼而别。然虽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