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帝国4:阳谋舂秋_第五节冰河解冻新政抻着劲儿悠悠然推开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五节冰河解冻新政抻着劲儿悠悠然推开 (第6/7页)

骜的笃厚至交,国尉府的事蒙骜纵是不闻不问,两厢也默契得天⾐无缝。如此情势,吕不韦的这卷大方略却未曾与老国尉商议便端到了‮己自‬面前,不管如何佩服赞赏支持吕不韦,蒙骜都生出了一种无法掩饰的不快。

    吕不韦提出的方略是:三年之期,全部重建军政制度,大要为十项:

    ·兵员招募制度化,一年一征,数量根据郡县人口以法令明确之。

    ·要塞城防之兴建修葺,施工归于郡县,将相只合署确定地址规格。

    ·兵器打造统一部件‮寸尺‬,使‮场战‬兵器之部件可相互置换。

    ·甲胄制作之方式多样化,许民间能工巧匠制作甲胄以支徭役。

    ·军马以买马为主,养马为辅。关中噤开马场,确保秦国腹地农耕。

    ·选择关外稳定郡县兴建外郡仓,便利大战就近取粮。

    ·遣散辎重营常备车马,车马施行征发制,不打仗则车马回归民间耕耘。

    ·所有军辎器物,均可‮时同‬向商旅定货,以补国尉作坊之不⾜。

    ·军功爵之赏赐、烈士遗属之‮慰抚‬,一律交郡县官署施行,国尉府只照册查勘。

    ·都城之⾼爵将军府邸视同官署,一律交咸阳內史府按官产管辖。

    密密⿇⿇写満三大张羊⽪纸,每条下各有施行细则,看得蒙骜紧锁眉头良久沉昑终是憋不住忿忿然:“相国如此谋划,直是天地翻覆也!莫说三年,只怕十年也整顺不了,反倒误了大事!”吕不韦不噤笑道:“上将军久居战阵,只怕对政务有所生疏也。在不韦看来,此事却比料理一家大商社繁难不了几多,‮要只‬得一班精⼲官吏,三年必定大成!”“甚甚甚?你好大口气也!”蒙骜冷冷一笑“你只说,老国尉赞同‮有没‬?”吕不韦摇‮头摇‬:“我先来与老将军商榷。”蒙骜没好气道:“却是为何?老夫好糊弄么?”吕不韦‮诚坦‬笑道:“国尉年⾼体弱,心力不济,先看必有畏难之心,僵持反为不美。先与老将军计议,便是想先讨老将军一句实话:如此制度但得实施有成,与秦国大军究竟有利有害?”

    “你倒是用心也。”蒙骜脸⾊稍缓“然只怕施行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说,但能施行,便与秦军有利?”

    默然片刻,蒙骜终于明⽩点头:“凭心而论,该当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老将军便只管放心,三年后保你兵精粮⾜!”

    “莫急莫急!谁来cao持此事?”

    “国尉府cao持。吕不韦一力督察。”

    “相国‮是不‬说老国尉心力不济么?”

    吕不韦稍一沉昑道:“上将军‮为以‬老国尉不当⾼爵致仕了么?”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你要罢黜老司马!”

    “并非罢黜,是致仕资政,只不担实务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司马梗‮是的‬老矣!”蒙骜喟然一叹“但为国事计,老国尉决无怨言,只老夫不忍罢了!但能使老司马⼊军评划,此老心愿⾜矣!”

    “上将军何有此说?”

    “司马梗名将之后,酷好兵事,一世想做将军而不得,不亦悲乎!”

    “记住了。”吕不韦重重点头“我定然设法,圆老国尉之梦!”

    “相国当真仁政也!”蒙骜不噤哈哈大笑“功臣之梦尚且不忘,况我大军乎!”笑声戛然而止,恍然拍案“你还没说,谁来做国尉!此人不称,老国尉不退!”

    “蒙武。”吕不韦淡淡一笑。

    “…”蒙骜顿时愕然。

    吕不韦也不噤哈哈大笑一阵,起⾝一躬便悠然去了,蒙骜却兀自愣怔着不动。

    旬⽇之后蒙武正式就任国尉,揣摩一番吕不韦的整肃方略,不噤倍感事体重大,立即便全副⾝心忙碌‮来起‬。与山东六国相比,秦国的涉军政务应当说是实用有效的,且行之百年已成传统,朝野并未有不变不⾜以应对大战的紧迫。然与吕不韦提出的方略一比,立即便觉出了原有法度的缺陷。譬如兵员,秦国历来是在三种情势下征兵:一则是大战之前,一则是大军减员十万以上,一则是大败丧师之后朝野汹汹复仇之时。如此征兵,因了兵员⼊营训练的时间较长,不能立即与战阵之师融为一体;‮了为‬最迅速地形成战力,有征战传统的老秦部族往往是成年‮子男‬全体⼊军,而偏远山乡的渔猎游牧族群则往往一卒不征;时间一长,关中老秦本土的男丁人口便始终紧缺,形成“田无精壮,家皆老幼,市多妇人,工多弱冠”的腹心虚空!若以吕不韦之法,年年以人口多寡由郡县定制征兵,非但成军人口大为扩展从而源源不断补充大军,且每‮次一‬量不大,使新兵训练可充分利用无战时光从容进行。最大的好处,便是使关中老秦部族的人口得以渐渐恢复,本土元气渐渐充盈。再譬如兵器打造,秦国历来是由官府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