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7章这名儿真好听 (第1/2页)
第37章 这名儿真好听 生活的不如意,自己抠抠,多年这样过来,她已经习惯,但自己没有生一个男孩子,这缺憾却无法填补,她女儿,这是她和丈夫唯一的骨⾎,但女孩子终究是女孩子,顶门立户总是软弱,大伯子姚远山一家在省城落户,姚家在酒坊镇的后继⾎脉,现如今只有女儿倩倩,她自从生了女儿后,再没有怀,婆婆多有埋怨,这事儿丈夫自然知道怪不得她,婆婆每有怨言,姚青山便借酒浇愁,常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,而后借着酒劲呵斥⽗⺟,几次三番下来,婆婆也不敢再多说。 这都是命吧!刘芸看着镜的自己,姿容依然如此姣好,但却要在如此残酷的缺憾渐渐老去,她不自便自怜自叹起来。 “,你怎么啦?”姚倩倩看到⺟亲若有所思,不由得关心。乡下的孩子们都是把⽗⺟叫爹,镇上因为更接近都市化生活,孩子们大多把⽗⺟叫爸。“哦…没怎么,我在想,去范小宇家该带些啥礼品。”“你是老师,还要给生学带礼品吗?” “傻姑,人家里有长辈,咋好空手去呢。”“长辈?范小宇他吗?”嗯…“她和你是平辈呀!”“对你来说,可不就是长辈吗?”“哦!” 姚倩倩似懂非懂应了一声,看来⺟亲是替自己准备礼品呢。其实姚倩倩并不知道⺟亲真正的用意,因为她年纪小,⺟亲真正的用意暂时也不可能对她说。 刘芸喜范小宇这孩子,这孩子俊秀文静,格和善,学习也刻苦用功,照现在这学习成绩来看,考上技应该不成问题。 那年月,农村孩子若是考上技,和考上大学差不多,不仅户口从此成为城镇户口,而且毕业后家给分配工作,单位给分配住房,农村孩子只要考上技,就会跳出农门,和城里人没啥差别。 刘芸有个在自己心里的念头,这孩子如果考上技,和女儿就般配了,虽然他出⾝贫寒,和姚家不是门当户对,但若能把这孩子招赘个上门女婿,脾气格都知知底,八成会是一件美事。 这念头她给谁也没说过,看着女儿和范小宇相得融洽,况且她是过来人,自然能看出女儿对这男孩子也颇为上心,这念头也就更明晰,现如今孩子们都小,范小宇试考结果如何,都还是未知,所以这也只是个念头而已,她自然不会对任何人提起。 因为有这念头,她便想着,初次去范小宇家里,怎么说也得给范小宇的⺟亲留一个好印象,以后如果这事儿能提,到时双方更好接触。 姚倩倩哪里知道⺟亲这一番心思,她起精心梳洗打扮,收拾得妥妥帖帖,眼巴巴等着去宋家湾,⺟亲做的早饭虽然可口,但她却心不在焉,吃得没滋没味。上午九点,俩个终于出发了。 刘芸在乡上商店里买了些⽩砂糖和红砂糖,又买了几袋粉,一些茶叶,做为礼品带上,原想再买些糖果糕饼,回头一想,昨天这孩子才给她俩送了些,也说了是回家带了许多,再买显然就重复了。 关于礼品,刘芸也颇费了些脑筋,礼品不宜太重,更不能太轻,还要考虑到这家都是女人孩子,烟酒这些都不适合,考虑再三,终于决定了⽩糖红糖和粉茶叶,她又特意准备了两张比较新的十元钱,想着到时以资助范小宇学费为借口给这孩子。 事实上,刘芸平时也经常给范小宇垫付一些学校收取的学杂费,并且尽量不让这孩子知道,这次去范小宇家里,因为是第一次和这孩子的家长见面,她想讨个好彩头,这二十元钱,在她心里,其实是给未来女婿的见面礼。 刘芸穿了件黑颜⾊西装外套,一件烟灰⾊打底⽑衫,脖子上系了条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